电话:0372-6169999
林州市中州裕丰初心培训咨询有限公司

河南大学艺术学院德艺双馨 弘扬红旗渠精神专题培训班

时间:2017-08-26 浏览:249次

红旗渠是上世纪60年代河南省林县人民苦战十个春秋在太行山开凿的一条人工天河,蜿蜒在太行山上。当年,周**总理总是自豪地对国际友人说:“新中国有两大奇迹,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,一个是林县红旗渠。”所不同的是南京长江大桥是集全国之力修建的,而红旗渠是仅凭借林县一己之力。

1972年,意大利著 名导演安东尼奥尼受周**邀请来到中国。他拍摄的纪录片《中国》1973年在罗马首映后,在西方社会引起巨大反响,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关于林县的。

片中画外音:“这个县的骄傲是‘红旗渠’,它靠双手挖成,总长1500公里,把漳河的水带到了这边的山上。住在这里的人爱说,以前‘水缺贵如油’。三万个被称作‘林县英雄’的民工,用了十年时间来打通花岗岩,他们移开了1.7百万立升的石头,建造了水坝、引水渠和水库,这一切只是借助了原始的工具。”

1954年5月4日,杨贵被任命为林县第 一任县委书记。当时全县550个较大一点的村庄中,有307个县人畜吃水困难,平时很少选择洗手洗脸,只有在过节的时候才象征性的洗一下。杨贵把解决缺水问题作为头等大事,发动群众挖掘山泉水,管住天上水,开渠、打井,修建中小型水库、塘坝……建起一批水利工程。1958年11月,毛泽东主席在乘专列经过河南新乡时,专门接见了杨贵,称赞他“治水很有一套”。

谁知1959年特大旱灾,全县无水可用。林县县委派出三组调查队到外县寻找水源。杨贵带领的一组越过太行山来到山西省平顺县,发现浊漳河水源丰富,大胆提出“引漳入林”的方案,希望从根本上解决林县人民的吃水难,辛苦一代,造福万代。

然而,好事并不好办,真正想办好,却困难重重,不仅难在技术、物质缺乏,更难在干部思想的统一。究竟是干还是不干?是大干还是小干?是自力更生还是等靠要?杨贵作为带头人,下定决心,无论困难有多大,也要把这件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办好。

就在红旗渠工程热火朝天进行时,1961年7月,有干部向在新乡蹲点的中央领导告状:“林县群众没有饭吃,把树皮都剥光了,杨贵还让劈山修渠,简直比秦始皇修长城、隋炀帝挖运河还苛刻。”

中央领导当即要求新乡地委召开扩大会议,名义上是扭转农村问题,实际是针对红旗渠问题。在会上,心里憋着一口气的杨贵站起来激动地说:“作为第 一线的县委书记,我有责任把林县的真实情况向上级领导反映一下。林县缺水是大家有目共睹的,如果我们不搞这个红旗渠工程,那么,几十万林县人就得过饥寒交迫的生活,甚至饿死!我们有些人动不动就责备基层干部,可你们知道吗,一个基层干部如果不去解决农民迫切严重的问题,他就不配做这个基层干部!我杨贵问心无愧。我至今仍然认为建设红旗渠是正确的……”说着说着,这个高大的汉子流出了眼泪。

中央领导认为杨贵的陈述有理有据,被他造福百姓的精神深深打动,一边派人以快速度去林县调查,一边表扬了杨贵勇于表达自己见解的大无畏精神。



关于我们

zhongzhouyufeng

全国服务热线:0372-6169999

手机:159-3668-0858(杨老师)

手机:159-0372-7036

手机:159-0372-7005

传真:0372-6888886

邮箱:2476135818@qq.com

地址:林州市红旗渠大道东段96号

网址:http://www.lzcyjspx.com

咨询热线:0372-6169999

电话:159-3668-0858(杨老师)

地址:林州市红旗渠大道东段96号

豫ICP备20000413号-2

微信扫一扫